什么是跨文化:第二期外语学科新生学术引领计划通识教育系列讲座开讲

为实现我校“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外语学科新生从一开始就了解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研究领域,提升外语能力,掌握基本的学术研究方法,学校特邀请资深学者举办“外语学科新生学术引领计划”通识教育系列讲座。2021年11月19日,第二期外语学科新生学术引领计划通识教育系列讲座在上外松江校区成功举办,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红玲教授及执行主任顾力行(Steve J. Kulich)教授联袂为新生分享:什么是跨文化。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陈壮鹰教授担任主持。

640-158

“什么是跨文化”讲座内容

作为合作共事二十余载的两位资深学者,张红玲教授和顾力行教授著作等身,在跨文化领域发表过多篇核心期刊论文;二位在该领域紧密合作,积极开展学术及企业培训——这样的工作组合正是中外跨文化交流的最佳例证。随着陈壮鹰教授的主持介绍,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讲座正式拉开序幕。讲座围绕当下热点话题“跨文化”展开,以两位主讲人具有差异性的学科背景为切入点,从跨文化身份认同角度出发,对跨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入探讨,阐明了跨文化学习的价值及目标,并对相应课题和学习资源作出了详细介绍。

640-159

讲座主讲跨文化研究中心

张红玲教授(左)和顾力行教授(右)

640-84

讲座主持德语系陈壮鹰教授

认识你自己——跨文化的第一步

讲座伊始,顾老师和张老师通过一段自我介绍,引出了同学们对跨文化的思考。顾老师生长于堪萨斯农场上,在厦门、上海等地有过工作经历,身处中国多年;张老师生长在中国,但也有丰富的异域留学、工作经历,例如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习研究跨文化、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孔子学院任职院长一职等。通过自我介绍,两位老师向同学们揭示了一个真理:每个人都有跨文化背景,都有自身特有的跨文化身份(intercultural identity)。弄清楚“我们是谁”(Who are we?)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首要条件。然而,想要厘清自己的身份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容易,因为“文化是复杂的”。两位老师强调,对于彼此的身份认同的感知,是所有交际行为的开始,同时,彼此对身份认同的理解会对我们的交际行为产生影响。

640-160

跨文化研究中心张红玲教授与顾力行教授

探讨跨文化交际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这可能是许多同学学习跨文化时提到的第一个问题。为详细阐释“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两位老师为同学们引入了两个思考角度:说话人身份(speakers’ identities)和当下国际问题(current global issue)。从个体文化身份角度而言,清楚“我们是谁”和自身文化立场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从当前疫情影响下的国际形势而言,我们需要清楚这并不仅仅是一场自然疾病、公共健康危机亦或政治角力,同样也是亟待关注的跨文化问题。最后,两位老师总结到,跨文化交际主要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互动交流。跨文化研究既是比较研究,同时更重要的是人际及群际互动的动态机制研究。

640-85

不同背景的人面对相同(虚线交集部分)和

相异(实线非交集部分)的文化

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两位教授又着重强调了前缀“inter”的意义,即赋能(power)跨越(trans)。前者通常和文化话语权问题密切相关,指在文化交际中,社会构成中沉默的大多数通常会导致话语权的自然流失和转移,而跨文化交际的部分目的就在于文化赋能和文化话语权的回归;后者则侧重于“transcultural”,在跨文化研究领域通常译作“转文化”,是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国际社会的文化传播主要范式之一。在此理解基础上,两位介绍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一种是比较研究(comparativist),旨在了解文化差异,主要涉及双边国家的“比较文化”(comparative cultural)研究和多边国家的“跨文化”(cross-cultural)研究;另一种是过程性研究(processual),是在将文化视作复杂的经历体验及肯定文化杂糅性的基础上,对两种或多种文化互动的分析研究,对检验研究对象的文化适应程度有重要作用。这一过程注重研究人际或群际之间互相作用的动态机制,例如探索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是如何意识到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并为了和谐共处这一目的而做出合理调整。此外,还有两种主要的跨文化研究视角,分别是批评研究(critical perspective)和超文化研究(trans-cultural perspective)。前者主要关注权利叙事,比如如何应对特权和不平等;后者主要关注混合身份(hybridizing identities),如灾害迁徙和移民难民问题。

学习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为什么学习跨文化交际?两位老师对此展开了讲述。从世界格局上看,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时代特征,造成了文化价值理念的差异性局面;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种差异性进一步加深了个体间及国际社会间的文化隔阂。在此格局下,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理解及尊重个体文化差异,缓解国际社会间的文化冲突,在求同存异中谋求协同合作和平等对话;于中国责任而言,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责任参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全球人才治理的工作中去,当前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及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亟待推动,国家需要更多的跨文化交际人才进入到国际视野中,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

此外,张老师从四个维度进一步总结了学习跨文化交际的意义。从个人层面来说,学习跨文化有助于增强生活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从社会层面来说,学习跨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帮助我们认识与尊重差异,在差异中求合作。从国家层面来说,跨文化专业能够为各领域的发展输送人才。在当今国际形势下,国家特别需要能够代表中国加入国际组织工作、参与全球治理的人才,同时也迫切需要让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国、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从世界层面来说,跨文化学习能够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每个人除了是本国公民之外,同时也是世界公民,跨文化交际能够有效促进国际理解和世界和平,同时也能维护和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怎样成为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

两位老师用5个生动的比喻来帮助大家理解跨文化交际的本质特点以及跨文化交际学习的目标任务。

鱼和水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如果把人比作鱼,那么水就是“语境”,就是自然文化环境。张红玲老师指出,在生活的自然文化环境中,我们是水中的鱼,而一旦脱离这种环境,就像鱼离开水,感到紧张焦虑和无助。因此,跨文化学习需要首先培养跨文化意识,学习从文化差异角度理解不同文化语境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建立文化归属感。

文化与鞋子

“Please first walk a mile in my Moccasins”(在你对我评头论足之前,先穿我的鞋子走一英里)这一谚语为引,顾老师介绍了分布在美国不同地区的印第安族群由于不同生活习性所穿鞋履设计的差异:需要攀岩的族群鞋头坚硬,需要爬树的族群鞋帮厚实。这一现象在跨文化层面可引申为文化环境塑造的文化独特性,文化差异背后是不同文化内在固有的文化逻辑。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应当求同存异,不应对差异文化评头论足,而是理解尊重,开发自身的文化共情力

深度文化与文化冰山

张老师提到“文化像一座冰山,显而易见的部分只是冰山的一角”,并指出深藏于水下的部分,例如价值理念差异,通常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是真正对跨文化交际产生重要影响的元素。这启示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当保持开阔的文化视野,积极习得个性和共性的文化知识,尤其要注重自身的文化身份,不能忽视隐性文化因素。

过山车理论

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在于不确定性。初到国外的人们,往往会先后经历与异国文化的“蜜月期”和“震荡期”。顾老师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之前常见的文化冲击(cultural shock)如今逐渐演变成了压力(stress)。张老师提到,跨文化中心每学期都会提供体验新环境压力的模拟游戏(simulation game),让学生们从中领悟到新环境带来的冲击和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在体验、学习和探索中逐渐找到适应新环境的方法。

眼镜理论

顾老师以眼镜作比,指出:戴上不同的眼镜会提供不同的视角,同时也过滤掉了一些信息正如我们站在不同的位置,会有不同的视角一样,而这正是standpoint和viewpoint的意义所在。张老师以著名主持人杨澜为例,指出我们需要在不同的语境下,学会观察、倾听和理解,更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来转变交际行为的框架和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而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可以依靠后天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而逐渐调整与完善的。

640-161

讲座现场

总结来讲,培养跨文化能力是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内外环境的一种积极应对,其首要目标是培养跨文化意识,坚持用开放、包容、欣赏、共情的情感态度来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和群体。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既应注重积累共性文化知识,又应注重积累个性文化知识,尤其应当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此为基础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SISUers说

张老师和顾老师都以自身经历为例,形象生动地给我们上了一节跨文化交际的导论课,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什么是跨文化”,让我们了解了跨文化这一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专业背景和学术概念。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两个大局,一个是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为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形势下实现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我们要讲好中国发展的故事,讲好中国合作共赢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来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而这一切都需要当代中国青年了解并掌握扎实的跨文化知识与能力。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张老师在回答关于cultural adaptation(文化适应)这一问题时给出的回答: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度,既不能盲目自信,也不能妄自菲薄。同时张老师还提出了要培养和发展外语学习者的融合式身份认同这一概念。首先需要明确掌握本国文化精髓是跨文化沟通的基础和前提,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对中国文化有足够的认知和了解,继而形成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之上再对其他文化持开放包容、理解尊重的态度。融合式身份认同这一概念背后的逻辑,是值得当代所有中国青年都学习和实践的。只有足够认识自己、表达自己、反思自己,才能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时刻保有文化自觉、文化自尊和文化自信,这样才能实现平等、理解、包容的跨文化交际。

推荐学习资源

跨文化交际

中心的国际慕课《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在国际慕课平台FutureLearn已开设了12轮,吸引了全球190多个国家超过60000人次学习,其课后评论区的内容是学习跨文化知识的鲜活资源。

网址:https://www.futurelearn.com/courses/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12

640-86

国际慕课:《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大学跨文化英语综合教程

中心团队历时4年开发的《大学跨文化英语综合教程》是国内首个将英语能力和跨文化技能培养有机结合的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系统学习跨文化理论需要,和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640-87

《大学跨文化英语综合教程》

跨文化能力大赛

中心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的“跨文化能力大赛”,今年已举办第六届,覆盖长三角地区高校,是大学生难得的跨文化能力展示学科竞技平台。

640-89

跨文化能力大赛

推荐书目

1. Dodd, Carly. 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5th ed.,),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 Fitzpatrick, Frank. 2020. 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 An analysis of key concepts. Emerald Publishing.

3. Martin, J. N., & Nakayama, T. K. (2017)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ontexts (5th ed.,). New York, NY: McGraw-Hill.

4. Samovar, Larry A. & Richard E. Por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5th ed.,)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翁立平: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1.

6. Zhu, Hua. 2016. Research Method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practical guide (ed.). Wiley Balckwell.

640-88

跨文化交际动力

640-91

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

An analysis of key concepts

640-90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ontexts

640-90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640-92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学

640-93

Research Method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practical guide

主要研究课题

1. Values and identities

2. Communication styles (preferences, discourses)

3. Verbal &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4.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culture shock)

5.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6. Inter-group contact

7. Intercultural stereotypes, prejudice, & conflict

8.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9.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发布者:张红玲,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47.94.224.224:8686/archives/23005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7月28日 下午12:03
下一篇 2022年7月28日 下午12:12

关联资源